在上海辦公室裝修項目中,公共區噪音問題,尤其是員工辦公區的噪音問題一直是考驗設計師的痛點,但在辦公室前期設計中也是最容易遺漏的。那有沒有什么方法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呢?
以下這些場景,你有沒有過切身體會
1、同事間交談,移動的聲音讓思緒無法集中
2、接電話/電話鈴聲沒人接一直響不停……
3、辦公設備,比如機械鍵盤噠噠噠斷斷續續
4、通風設備,給水,電梯等的機械嗓聲
5、從交通、運動場傳來的車流喧囂聲
6、工廠生產、機器運行的工業噪音讓人頭大
7、還有一些突發性的噪聲:裝修電鉆,參觀人群,所附帶的噪音折磨……
以上噪音問題在我國會因為文化和工作習慣尤其突出,多數人缺乏隱私觀念,說話聲音高,交談頻繁;設備缺乏消聲處理;建筑物聲音設計不達標;
再加上上海大量CBD、寫字樓辦公建筑,臨近交通繁忙的道路邊,或僅靠附近的基礎設施等,致使噪音問題不斷困擾辦公環境。
下面我們從噪音的基本原理、和如何控制噪音兩個板塊,來仔細闡述上海辦公室裝修隔音降噪設計的有效方式。
一、噪音的基本原理
1. 什么是噪音及控制的意義
A. 噪音的定義:
從物理角度上看,是聲波的頻率、強弱變化無規律、雜亂無章的聲音。
從個人的角度看,令人生理或心理上覺得不舒服,影響人的交談或思考、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都可以統稱為噪音
B. 控制噪音的意義:
解決功能性需求:使兩個空間在使用上不產生相互的影響
私密性需求:談判會議/vip接待/錄音間/拍攝間等空間
優化設計的完整性:功能使用一定是優先考慮的設計范疇,空間降噪的意義在于更好的空間體驗
二、隔音降噪的原理
1. 吸聲和隔聲的概念
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一個界面很大的屏障,那么它的能量一部分就會被屏障反射,另一部分則是被材料吸收,還有一部分能夠通過屏障傳到另一側。因此也就出現了吸聲和隔聲兩個不同的聲學概念。
a、吸聲:指的是利用吸聲材料或是吸聲結構,將攝入的聲能吸收消耗掉,減少反射聲,從而降低容積內的噪聲。
吸聲能力是指左側反射回來的聲能大??;反射聲越小則表示吸聲的效果也就越好;吸聲大多是用一些蓬松多孔的材料。
吸聲材料主要表現在縮短、調整室內混響時間的能力。簡單點說就是控制空間內部的音效。
b、隔聲:是利用隔聲結構將聲音隔檔,減弱噪聲的傳遞,使得噪聲環境和需要安靜的環境分離開
例如降噪箱、隔音間、 隔聲屏幕等都是常用的隔聲裝置,已經達到保證室內環境的私密性,同時降低對外界聲音帶來的影響。
隔聲是指右側透過的聲能的多少;透過聲能越小,隔音的效果也就越好;隔聲大部分使用的是密實不透氣的材料。
以快遞為例:生活中常見的快遞由產品和外包裝組成,而在兩者之間通常會填充一層或多層泡泡膜。而泡泡膜的作用就是減震(吸音材料)吸收震動防止物品因顛簸損壞。外包裝就是防止損壞臟污產品,阻隔產品和外界接觸(阻音材料)
吸聲大多是用一些蓬松多孔的材料(減震泡泡膜),隔聲大部分使用的是密實不透的材料(外包裝)。對于單一聲學材料(不是專門設計的材料)來說,吸聲能力與隔聲效果往往是不能兼顧的。
例如磚墻或鋼板等,雖可以作為好的隔聲材料,但吸聲效果極差;反過來,如果拿吸聲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棉)做隔聲材料那么即使聲波透過該材料時聲能被吸收99%,但只要有1%的聲能傳播到另一空間,則此材料的隔聲量也只有20dB,并非好的隔聲材料。因此,把吸聲材料誤稱為“隔音材料”是不對的。
三、舒適辦公的標準是什么?
首先,國標推薦的背景噪聲級范圍 (GB/T 17249.1-1998),從國標中我們可以提取到:合理的辦公工作狀態40dBA上下是舒適的工作環境。
但是我們主觀上的因素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員工身處于開放式辦公空間噪音環境下,工作效率會降低15%,所以噪音控制是完整方案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本期上海辦公室裝修如何進行有效的隔音降噪設計的上篇部分已介紹結束,下期我們將繼續完結隔音降噪設計的全部內容,歡迎關注齊建裝飾。